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
时间:2025-11-26 7:40:26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“你赶紧过来吧,带上夏双的借贷合同,把账说清楚,不然我走不成。”红衣男子多次电话要求“王平”到场处理。

2016年4月19日,小蓉在几名中介的带领下,来到了聚鑫公司,双方谈妥以25%的利息,借款10万元,期限一个月。可到了签署合同时,小蓉却发现借款合同上写着借款25万元。聚鑫公司的人和中介称,写翻倍借条是“行业规定”,对企图赖账的人起震慑作用。如果小蓉到时按期还钱,就只需按照实际约定的12.5万元还款就可以了。
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人事调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,调整一个位置就牵涉到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安排,我们一并说一说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生意失败债台高筑,男子竟还打赏主播50多万元
  • 注意!监管部门提醒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
  • 疫情紧 美航空出行人数创新高 韩国催热"云"聚会
  • 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印发
  • 新冠疫情打击美国监狱系统 造成1700多人死亡
  • "币友"又迎"福利"!明年这几枚纪念币值得期待
  • 银保监会拟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
  • 胡春华:接续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
  • 脱贫攻坚|"纤夫村"的新生 太原小窑头村"蝶变"路
  • 近400家上市公司年内收罚单 信披违规是"重灾区"
  • “江姐”战友、“红岩老人”孙重去世 享年95岁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