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应习近平主席邀请,1月8日至10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。访问期间,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,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,达成了广泛共识。中法双方发表了《联合声明》,全面阐述了对当今世界重大问题和双边关系的共同看法。双方同意在相互尊重、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。可以说,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,在政治、经贸、人文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果,充分体现了中法关系的全面性和战略性,为新时期中法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中国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周边环境,也是周边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。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有这样良好的表现,关键就在于我们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,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。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,消费结构、产业结构加快升级,城乡、区域协调发展,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,蕴藏着巨大的市场、增长、投资、合作机遇。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中国的发展必将最早、最多地惠及周边国家特别是湄公河国家。
《贵州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张仕福被双开》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,不仅在“去中国化”上频搞小动作,更以歪曲历史的方式“媚日”、“抗中”。去年7月7日,正值“卢沟桥事变”80周年纪念的当天,蔡英文唯一公开的行程,竟然是颁发“教育奖”,除此以外,没有任何与“七七”相关的行程。更可笑的是,台防务部门在当天公布了一张蔡英文的“裙装照”,竟意外成了当天最受瞩目的话题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