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就是用“我”的口吻来写的。传着传着,网上别的媒体的转载,就成了作者是我了,据说“我”还因为这个得了某个文学奖。从网上可以查到我得文学奖。那时候年纪小,也不知道这种事应该怎么处理。后来我写过一个澄清,但是也没什么太大的效果。
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,房峰辉参加解放军代表团分组审议,在会议中他强调,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、徐才厚案件流毒影响,确保军委主席负责制具体、全面、全过程地贯彻落实。
《一周财经:债券通掀开面纱 中国金融开放再下一城》有一些生活细节我觉得无所谓,但他写我的博士导师是哈佛在北大的兼职导师,当时就没有哈佛的老师在我们院做兼职老师,我的导师是北大的全职教授。这样如果我的导师看了怎么想,我们院的人看了怎么想?说我在哈佛做博士后,可实际我没在哈佛,人家不了解的人就以为我怎么这样说,主要是这些事。
相关报道




